化学与材料学院欢迎您!
江西农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日期:2010-04-06     阅读次数:705

一、学科(专业)介绍

江西农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于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开始招生,现有导师7人,学生36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是江西农业大学的重点建设和优势学科之一。该学科具有一支以博士、硕士学历教师为主要骨干,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学科以科技部、农业部、江西省动物生物技术实验室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为依托,拥有较为先进和完备的现代仪器设备,承担了一批国家级重点项目和省级重点科研项目,如国家重大转基因项目、科技部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农业动物重要经济性状的主基因定位”子课题,国家计委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种畜生物工程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茶多酚抑制脲酶机理研究”、“槭树科植物蛋白酶研究”、“冷胁迫下东乡野生稻根系特异性表达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鉴”、“紫鸭跖草耐铜基因的分离与克隆”等。研究经费达4000余万元,主要以生物大分子如DNA RNA、蛋白质(酶)、抗体、新活性物质为对象,进行结构与功能、代谢、生物信息的研究方向。发 文共160篇。其中SCIEIISTP收录14篇。在植物生物化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功能基因组学、生殖生物化学、植物资源利用等研究方向形成了自身的优势与特色。

二、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教育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风正派,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献身科学的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 掌握坚实系统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了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展的前沿和动态;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专业书刊,并能撰写论文摘要,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从事本学科领域内的科学研究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或教学工作的能力。

()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健康。

、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

(一)   学科(专业)

一级学科名称

生物学

Biology

学科代码

0710

二级学科名称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学科代码

071010

(二)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内容

1、植物生物化学

1)植物初生及次生物质代谢规律及其应用;2)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大分子的分离纯化、性质、结构及功能;3)植物生化物质利用。

2、植物分子生物学

1)植物基因工程、植物分子标记及基因表达调控、细胞遗传工程;2)研究作物的DNA物理图谱,开展转基因植物和研究;3)揭示生命的本质,研究蛋白质和核酸基因工程在农业的应用;4)植物抗逆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

3、动物分子生物学

1)重要生物性状的分子标记与定位,基因及调控因子的克隆与鉴定,基因及调控因子的结构与功能;2)蛋白质与基因工程,蛋白质组学与基因组学;3)基因芯片。

 

 四、学习年限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全日制脱产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在职硕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最长不超过5年。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硕士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和导师指导小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由导师提名邀请校内外的副高以上职称或已获博士学位的本学科专家1-3人组成指导小组,负责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的制订与实施。硕士生的培养坚持课程学习与论文研究工作并重的原则。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学习、论文研究、文体活动等方式,经过文献阅读与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实践锻炼等必修环节进行培养。指导教师对硕士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学习、论文选题与研究等方面起主导作用,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具体要求如下:

1.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和改进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把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形势教育和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工作由研究生工作处党总支全面负责,导师、学位点和学院齐抓共管,特别要充分发挥导师和指导小组的作用,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研究生应认真参加政治学习、公益劳动和社会活动以及其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

此外,按国家教育部有关规定,定期对研究生的思想品德进行全面考核鉴定。在中期考核时,对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分流调整。

    2.课程学习

研究生必须学好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积极参加研究生讨论课和生命科学研究进展专题报告,培养良好的学术讨论风气。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方式,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合格标准。

研究生应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需获得3238学分。同等学力录取的和跨专业录取的硕士生必须补修生物学专业本科阶段的必修课2-3门。

3.科研工作和学位论文

参加科学研究工作和撰写论文是培养硕士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基本方法,独立从事科研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硕士生从事科学研究与撰写论文的时间不少于一年半。

硕士生应在导师(或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的指导下,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调查生产实际情况,写出文献综述报告,一般于第三学期末提出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并公开论证,通过广泛听取意见并进行修改定稿。选题报告确定后,应制订切实可行的论文工作计划,并予以实施。

研究工作进行期间,研究生应在研究生讨论会上或向指 导小组作论文科研进展报告。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应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认真细致地进行观察记载,以获取真实可靠的试验数据。研究工作基本结束后,研究生应及时向导师和指导小组提交原始记录,汇报研究结果和论文写作计划,需要补做试验者,必须完成补做试验,经审查达到硕士论文科研要求者,方可进行学位论文写作。

硕士生必须将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尽早发表,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导师的部分科学研究工作。

4. 必修环节

设置必修环节的目的在于推进素质教育,突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精神的培养,所有必修环节必须完成才能申请毕业论文答辩。

(1)  实践环节

包括社会实践与教学实践。由学位点领衔人负责统筹安排,并组织考核评分。

社会实践:硕士生在读期间,应利用假期或外出科研工作时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带着课题进行某一方面的广泛的调查研究。

教学实践: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可参与本专业本科的课程教学、实验、教学辅导、以及协助导师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等。已系统讲授过1门大学本科生课程的在职人员,可免去教学实践环节,经所在单位教务部门或师资管理部门证明。

(2) 文献阅读与论文选题(含开题报告)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认真阅读至少50篇文献资料,其中至少25篇外文资料,并写出文献综述,开题报告要公开论证。成绩合格者计1分。

(3) 中期考核与学科综合水平考试

中期考核:硕士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进入论文研究工作实施阶段之前,必须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研究生中期考核。中期考核是研究生培养和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是对研究生入学以来的思想政治表现、课程学习和论文选题工作等进行全面考核。

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的内容含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两部分,覆盖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综合实验技能课。考核方式采用闭卷笔试的办法进行,成绩以百分计,作为中期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

5.文体活动和公益劳动

硕士生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以陶冶情操,增强体质,同时应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工作、生活和卫生习惯。

另外,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参加由学校、研究生工作处、院系或学位点组织的公益劳动。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

(一)   课程设置类别:

含学位课与选修课,课程学习采取学分制,共需修满32-36学分之间。

1. 学位课:共7门,含政治理论课2门、英语1门、专业基础专业课共2门、综合实验技能课1门、学科专业研究进展专题课程1门。

硕士生学位英语还应参加全国英语六级水平考试,并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方为合格。入学前三年内通过全国英语六级水平考试者,可申请免修免考基础外语。

2. 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主要为研究方向服务,要体现本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公共选修课主要包括数学、计算机、文献检索、经济、管理、人文等课程,为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提高适应能力服务。选修课需在导师指导下选修。

   (二)课程目录

     类别

课程

课程名称

课内

学时

开课

学期

开课

单位

 

学位课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0

1

1

人文学院

 

自然辩证法

50

2

1

人文学院

 

英语

基础英语

220

4

1-2

外国语系

 

专业英语

20

1

2

理学院

 

专业课

生物化学

60

3

1

理学院

 

专业课

分子生物学

40

2

1-2

理学院

 

进展课

生命科学研究进展

30

1

1-3

理学院

 

实验类课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原理与实验

40

4

2

理学院

 

 

 

生物信息学

40

2

3

动科院

 

酶工程和蛋白质工程

40

2

3

理学院

 

发酵原理与技术

50

2.5

3

生物系

30学时实验

植物细胞组织培养技术

50

2.5

3

农学院

 

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

50

2.5

3

理学院

 

生物技术导论

30

1.5

3

理学院

 

天然产物及其综合利用

30

1.5

3

理学院

 

分子免疫学

30

1.5

3

理学院

 

公共选修课(人文类、管理类、计算机类)

第二外国语

100

3

3

外语系

 

现代仪器分析

50

2.5

3

理学院

 

计算机原理与应用

50

2.5

1

计算机学院

 

经典文学著作宣读

30

1.5

1

人文学院

 

高等教育学

30

1.5

1

人文学院

 

补修

课程

1. 生物化学

2. 细胞生物学

3. 遗传学

跨专业或同等学力考生必须补修本专业本科阶段主干课程2-3门,考试成绩60分为合格,不计学分。在中期考核前完成。

 

 

 

 

 

 

 

 

 

 

 

 

七、研究能力与水平要求

鼓励硕士生尽早进入实验室,尽早进行科学研究,尽早开题,并将研究的结果写成论文进行发表。研究生在读期间应以第一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本人为第二作者或以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导师为通讯作者。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或得到接受发表的书面函,或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宣读)与硕士学位论文内容密切相关的学术论文2篇,才能申请毕业论文答辩。学术论文发表必须以江西农业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是检查硕士生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的重要方面。

硕士学位论文应有创造性、系统性、科学性。基础理论研究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可靠,应结合可能的应用背景作充分的仿真研究和可能的前瞻性研究;应用研究论文要完成试验室试验论证。论文内容应以研究生本人从事的实验、观测和调查的数据为主。

硕士学位论文应是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达到国内外学术刊物可以接受发表的水平,应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实际意义和理论价值。

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要求和打印体例按《江西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暂行规定》执行。硕士论文应对所研究的课题在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或研究结果等方面有新的见解。硕士学位论文写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自己负责打印及排版。

 

九、必读和选读书目:(必读5本,其他选读)

序号

 

作者、出版时间、出版社

1

生物化学(上、下册),第三版

王镜岩等,2002,高等教育出版社

2

生物化学(影印版)

Hames等,1999,科学出版社

3

高级生物化学

文树基等,2003

4

分子生物学

阎隆飞等,2002,中国农业出版社

5

分子生物学(影印版)

Turner等,1999,科学出版社

6

基因组

Brown著,袁建刚等译,2002,科学出版社

7

植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影印版)

Buchanan等,2002,科学出版社

8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陈惠黎等,1999,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9

代谢工程

张蓓,2003,天津大学出版社

10

分子克隆实验指南

萨姆布鲁等著,金冬雁等译,1996,科学出版社

11

生物化学技术原理及应用(第三版)

赵永芳,2002,科学出版社

 

十、硕士生培养工作程序(以三年制研究生培养为例)

时间

工作内容

第一学期

①制订个人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计划

②课程学习,参加研究生讨论课

③查阅文献资料,初步确定论文研究课题

第二学期

①课程学习

②查阅文献资料,预备实验,撰写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③作第一次研究生讨论课报告

第三学期

①课程学习

②开题报告公开论证

③论文研究

第四学期

①中期考核

②论文研究

③教学实践

第五学期

①论文研究

②教学实践

③论文研究进展报告

第六学期

①论文研究

②论文研究总结报告

③学位论文写作及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