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材料学院欢迎您!

在江西农业大学理学院第一届科研工作研讨会上的总结报告
发布日期:2010-05-05     阅读次数:

理学院十一五科研工作总结及下一步计划

黄长干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理学院首届科研工作研讨会,参加这次研讨会的有校领导科技处领导和兄弟院领导以及理学院全体高级职称的教职工、所有博士和科研骨干共计50余人。在此,我代表理学院对各位领导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对长期给予理学院科研工作极大支持的科技部门和兄弟学院表示诚挚的感谢!

这次科研工作研讨会是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仅剩一年的时间就将进入更加关键的“十二五”规划的历史时期、是在理学院成立并招生、由原来纯粹的教学单位转向办学学院、在发展过程中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困惑的重要时期、是在江西农业大学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与聘用刚刚实施、明年即将实施江西农业大学专业技术岗位考核条例和江西农业大学校内津贴分配新的方案之际,是在大多数教师正面临职称晋升、大多数博士正面临事业起步之时召开的,我们认为是非常及时、非常重要和非常必要的。

这次课工作研讨会主要议题有2个,一是在新的形势、新的政策下,在农业大学从事基础学科教学的老师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工作;二是基础学科科技平台建设问题。

下面,我就理学院“十一五”期间科研工作作一个简单汇报,并就下一步的科研工作作一规划。

一、理学院“十一五”科研工作总结

江西农业大学理学院成立于2002年,当年招收首届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2003年开始招收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生,同年申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并获批,次年开始招收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研究生。2005年我们开始制定理学院“十一五”学科发展规划。在此期间,理学院共有教授2人,博士2人。科研工作几乎是一张白纸,没有国家级、省级和厅级项目,只有寥寥无几的校级科研项目。因此,在理学院成立至进入十一五的短短几年,我们实现了五大跨越:一是由基础课部顺利的过渡到理学院,实现了由基础学科的教学单位向学院型教学单位的跨越;二是硕士学位授权单位零的突破,在没有本科专业的情况下获批了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研究生教育得到了超常规的发展;三是科研工作实现了校级、厅级、省级、部级、国家级项目的全面丰收,并且打破了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化学学部获批项目数为零的记录,无论是科研项目的数量、质量还是科研经费均创造了历史新高,科研工作迅猛发展;四是教学研究、教学成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获得了省级和部级教改项目10余项,并获得了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实现了教学、科研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五是我院教师参与主编、副主编、参编的“十一五”规划教材实现了数、理、化各学科全面发展,为我校教材建设作出了较大贡献。

江西农业大学理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指出21世纪前十年我院面临首要任务是科研出成果、学科上层次、办学创效益。我院的办学定位与特色以应用化学专业为龙头,积累办学经验带动信息与计算数学与应用物理专业发展;逐步稳定大学本科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抓科研促学科,人才培养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主;办成在全国农业院校中较有影响,在全省高等院校中有特色的教学科研型理学院。十一五期间,我们紧紧抓住我院的首要任务和龙头专业,认真探索 努力创新 教科研工作创历史最好水平。

1、科学研究:“十一五”的前四年,我们紧紧围绕中心任务,狠抓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浓厚科研氛围,努力提升学术水平,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以科研促学科,以科研促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四年来,在全院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共获批了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子项目,1项“江西省千名科技人员入园入企行动”项目已经通过了江西省科技厅的初审入闱国家科技部的评审,1项中央编制委员会研究项目,4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江西省科技厅重点项目,9项江西省教育厅项目,2项江西农业大学自由申请项目,1项“百世腾”牧业基团企业合作项目,34项江西农业大学青年基金项目,江西省学位委员会和江西省教育厅研究生创新项目1项。科研经费达130多万。共发表各级各类论文120余篇,其中SCIEI论文7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获得专利1项。

2、教学研究:与此同时,在教学研究和教学成果方面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共获批了30余项各级各类教改项目,其中教育部教改项目1项,江西省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5项,江西省省级教改项目8项。获得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由我院教师指导的江西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活动科技作品和“创业大赛”作品8项获得省级奖。1篇本科毕业论文获得江西省优秀论文奖。由我院教师主编、副主编、参编的“十一五”规划教材和跨省合编的教材共计20部。更值得一题的是,由我院教师指导的大学生数学建模作品获得全国1等奖1项,2等奖4项,3等奖6项,省级奖20余项,所有这些成果极大的展示了我院教师的教学水平。

3、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是科学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为教师的科学研究提供的良好的平台。目前,我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点共有导师1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教授5人,在校研究生共42人,已毕业36人。

二、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压力

尽管在“十一五”期间我院的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过去4年来科研工作中存在的许多不足和我们今后面临的巨大压力。主要表现在:

1、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高职称、高学历的拔尖人才匮乏;

2、科研团队尚未真正形成、科研平台极度匮乏;

3、科研方向不稳定、特色不够鲜明;

4、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少,科技产业化还没有真正开始;

5、国家级项目立项偏少;

6、结合江西省经济建设开展研究的项目不多,与企业合作进行应用性研究项目极少。

7、教学工作量偏多,教师难以集中精力教学科学研究;

8、数、理、化学科发展极不均衡,所有厅级以上的项目均为化学类老师所获得,目前为止,数学、物理学科还未突破厅级、省级科研项目。

今后我们在科研工作中面临的巨大压力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1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为优势,以生物技术为特色,理、工、农、经、管、文、法、教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农林各学科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数理化学科是农业院校的最基础性的学科,学科的性质决定了我们是以教学为主的学院,其发展的程度取决于农林各学科发展的程度。

2、来自于省内各高校数理化同行的竞争,随着各高校纷纷实行绩效考核,可以想象今后的科研课题的申报和审批,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而我们的科研实力、办学历史与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科技大学、南昌航空大学等相比根本无法同日而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观念,利用我校整体优势、结合农林特色从事科学研究。

3、我们自身的科技人才队伍还没有形成合理的梯队,大多是近两年毕业的年轻博士,还需要经历长期的科研积淀才能出成果,我们非常缺乏科研领军人物,我们也极度缺乏科技平台的支撑。

三、现阶段理学院科研实力分析

虽然我们面临众多的困难,但我们也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表现在:

1“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学院现有在职职工91人,专职教师6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1人,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博士和在读博士19人,硕士26人,占总数三分之二;这些教师分别来自国内知名大学。目前我院有清华大学的博士后、北京大学的访问学者、有毕业于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南京农大、湖南农大、江西农大等学校的博士,还有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华中师大等学校的在读博士,也有来自厦门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名校的硕士,还有一批长期爱岗敬业的骨干教师,学院人才队伍基本形成了国内名牌效应集聚、校内比较优势突显、院内发展后劲持续的良好态势。14位实验系列人员中,高级职称的6人,占总数的43%。特别是化学系(包括生化系)的教师队伍中,90%以上教师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这是一支具有非常强的科研潜力的科技人才队伍。

2、在理论研究领域我们难以与省内高校和研究院所的同行抗衡,但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开发优势却是得天独厚的,依托江西农业大学以农为优势,以生物技术为特色的办学理念,利用数理化的专业知识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还是大有所为的。

四、下一阶段的科研计划

理学院中长期科研目标是经过23个五年的努力,把理学院建设成教学科研型学院,科研经费翻一番。因此,我们的工作计划是:

1、进一步加大力度引进科技人才,特别是具有科研实力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2、利用基础学科的理论研究优势,寻找应用突破口,扩大科研渠道,提高科研工作的整体水平。

3、加强与校内其它院系、校外其它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增强学院教师的科研能力。

4、加强与农口企业的横向联系和合作,利用物理学中的声、光、电、磁等知识和数学学科的分析统计等手段以及化学加工和生物技术解决农业生产的实际问题。

5、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做好教学科研平台建设项目。

6、鼓励和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培养科研能力。

7、有所为有所不为,继续认真做好应用化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申报工作,积极扶持优势学科,努力建设化学学科科研平台,倾力打造一支优秀的科研团队。

五、化学学科如何结合农业进行科学研究

1、应用化学在农业上的应用非常广泛

应用化学在农业上的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新型高效、低毒、无残留农药的研制;

2)农用化学品、化肥的研制与生产;

3)农林牧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和深度开发;

4)林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5)植物活性成分的分离、提取、鉴定和功能研究;

6)精细化工品(香料、塑料、药物、保健品、化妆品、洗涤用品、各种助剂、添加剂)等配制与生产;

7)水果、蔬菜、肉制品的保鲜、存储与加工;

8)农用化学材料开发、农业能源开发;

9)农产品质量检验、农村生态环境监测等等,都离不开化学手段。

2、应用化学在社会发展领域的应用

社会发展领域共包括以下12个方面:

1)生态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a、环境监测,b、水污染的控制与治理,c、大气复合污染综合防治技术,d、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技术与示范,e、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f、生态环境整治,g、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

2)资源保护:a、水资源安全供给,b、固体矿产资源保障。

3)计划生育与优生优育。

4)疾病防治。

5)药物和医疗器械创制

6)中医药创新与发展

7)公共安全食品安全生物安全

8)城镇化与城市发展

9)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实验与示范

10)生物技术开发与应用:a、生物高技术研究与开发,b、生物医药创新,c、工业生物技术产品开发,d、特殊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11)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12)其他社会事业:a、文物保护,b、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总之,抓科研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机制、创新的方法,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在科研立项、成果获奖、科经结合、学术交流、科技开发等方面实现新的跨越,全面开创理学院科研工作新局面。